人工气候培养箱能精准模拟自然界中的光照、温度、湿度与昼夜节律,为生物样本构建一个可控、稳定、可重复的生长环境,突破季节与地域限制,加速科研进程。其核心价值在于“精准模拟”与“长期稳定”,而这背后,是一套由多个精密部件协同运作的智能生态系统。深入了解
人工气候培养箱组成部件的功能特点,是实现高效、可靠培养的关键。

1、温控系统
功能:精确调控箱内温度,模拟昼夜温差;
组成与特点:
制冷系统:采用高效压缩机+蒸发器,实现低温控制(通常4℃起);
加热系统:PTC陶瓷加热器或电热管,升温迅速、均匀;
传感器:高精度PT100铂电阻,实时监测温度,精度可达±0.1℃;
控制算法:PID智能控温,响应快、波动小(±0.5℃以内)。
2、湿控系统
功能:调节空气相对湿度,满足不同生物需求;
技术方案:
加湿:超声波雾化或电热蒸发,快速提升湿度;
除湿:通过制冷结露或转轮除湿,降低湿度;
湿度传感器:电容式传感器,响应灵敏,长期稳定;
湿度控制范围通常为40%–95%RH,波动±3%–5%。
3、光照系统
功能:提供可调光强与光周期的光源,模拟自然光照;
光源类型:
LED光源:主流配置,节能、冷光源、寿命长(>50,000小时);
可调光谱:部分型号支持红、蓝、白光独立调节,模拟不同光质;
光强调节:0–100%无级调光,满足幼苗弱光到强光作物需求;
光周期控制:可编程设定光照/黑暗时间,模拟昼夜节律。
4、空气循环系统
功能:确保箱内温湿度、气体分布均匀,避免局部差异;
设计:
多翼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,风量大、噪音低;
360°立体循环风道设计,消除死角;
风速可调,避免强风损伤幼嫩组织。
5、内胆与箱体
内胆:
采用镜面不锈钢或工程塑料,耐腐蚀、易清洁;
圆角设计,减少冷凝水积聚。
箱体:
双层真空或高密度聚氨酯发泡保温层,保温性能优异;
外门中空玻璃+电加热膜,防止低温运行时结霜。